今天(6月10日)上午11点多,参与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现场会的A组代表们来到了本次考察行程的第三站——喜德县冕山洛发现代种养循环农业园区。
园区如何整合资金资源、优化利益链接?在助农增收、推动产业振兴上,园区又有哪些有益的探索实践?记者和A组考察团成员一起实地寻找答案。
生猪种业“芯”成就
冕山洛发现代种养循环农业园区里,坐落着凉山州最大、最先进的生猪扩繁场,它既是整个园区的核心,也是喜德生猪养殖产业的“发动机”。如何发挥好“发动机”的引擎作用,为喜德县巩固拓展脱贫成果、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?
“我们全县83个生猪代养点的所有猪苗,都是从这里出去的。”喜德县相关负责人向考察团成员介绍,园区内的生猪扩繁场由县级财政、广东佛山援建、喜德农旅投公司、脱贫村及脱贫户联合投资1.5亿元建成,每年以1000万元费用租赁给铁骑力士公司管理经营,常年存栏能繁母猪1.5万头,年产仔猪30万头。它的作用就是向全县10个乡镇24个脱贫村建成的83个代养点输送仔猪。可以说,这是助推全省打好种业翻身仗的生动案例。
代养增收新路子
如果将扩繁场比喻为“发动机”,那么,各个生猪代养点在这套养猪模式里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?铁骑力士集团喜德县分公司副总经理沈洛阳告诉记者,“代养点是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关键。脱贫户以土地、小额信贷等方式入股修建代养场,村里的能人牵头代养。生猪销售出去以后,我们会给代养场支付代养费,参与投资的农户可以从中获得分红收益。”
沈洛阳拿喜德县两河口镇的养殖能人吉克阿宏给记者举例——2019年开始,他在当地政府和铁骑力士的共同帮助下,建起了一个年出栏2000头生猪的代养场。铁骑力士还送来饲料、药品、疫苗等物资,派技术员手把手指导管理。去年,生猪出栏,扣除入股农户的分红,以及水、电、人工等成本,他获得了40多万元代养费。而代养场能为脱贫户带来三重收益,包括入股分红、务工收入和土地流转收入。
2020年,喜德县脱贫村、脱贫户通过“企业+大户+集体经济+脱贫户”的生猪养殖模式,实现累计分红685万多。在沈洛阳看来,这种模式优势明显,帮助喜德生猪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,“从原来散养一两头,变成现在这种规模化养殖,包括从整个饲养管理来看,都是‘一步跨千年’的升级。”